大学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与健康学院践行体育强国理念,以学校“强体魄 向未来”的体育发展理念为指导,切实加强大学体育建设,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功能,促使每个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素质和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严格执行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按照国家规定设置面向全体大学生的体育课程目标,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编撰公共体育教学大纲,将身体素质练习融合到教学内容中,采用多种教学内容及形式保证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全覆盖。
大学体育课程按照教育部专科108课时,本科144的课时要求开足体育课,面向部分病、残、弱等不能参加体育活动课程的学生开设了康复保健课程,其中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课,二年级开设选项课。
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教学条件
学校逐年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每年按照人均40元的标准下拨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保障教学、课外活动、竞赛等活动开展,现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满足体育教学、学生自我锻炼和运动竞赛需要。



加强教学过程监控,规范教学日常管理
大学体育教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对大学体育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安排、教师上课、期末考试、学生评教等进行全程监控。开展常规教研室活动,并对教研活动内容不断创新。制定了严格规范的体育教学场地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场地和器材检修,保证教学及课外活动使用安全。

开展体育比赛竞赛,展示体育成果
学校注重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习惯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每学年定期举办以田径项目为主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学期定期举办单项体育比赛活动,集中展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成果。


开展体质测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水平提高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符合测试要求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自觉进行课外锻练,严格测试管理制度,测试工作组织严密、安排合理,对测试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并按时上报。

成立学生体育协会和校内学生体育社团
成立各类体育社团积极开展群团活动。严格审批社团活动,形成“指导教师—指导单位—校团委”三方聚力的三级管理责任制,体育与健康学院按照体育项目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发展建设。我校共有武术协会、半粒SKATE滑板社、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和篮球协会8个体育类社团组织开展训练、比赛及培训等各类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搭建体育项目爱好者交流互动平台,有效促进了和谐文明、健康美丽校园建设发展。

